地球上處處可見生鏽的鐵,但鐵要生鏽有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水與氧氣。而月球──我們的衛星,一顆理應乾燥無比且沒有氧氣存在的天體,近日卻被探測器發現它也有鐵鏽的痕跡。 繼續閱讀..
Category Archives: 自然科學

中國在非洲投資燃煤電廠,國家公園也不放過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8 日 17:0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辛巴威最大國家公園萬蓋(Hwange National Park)相當於比利時大小,是獵豹、大象和犀牛的家園,但現正受煤炭開採特許權的威脅。最近中國公司準備在萬蓋國家公園開採煤礦,引起環保主義者批評,環保主義者擔心,野生動物棲息地愈來愈少,煤礦開採活動將損害環境並加劇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 繼續閱讀..

北極野火燒不盡,CO2 排放量破紀錄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8 日 14:4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今年夏天熱得大概會讓人永生難忘,全球野火與熱浪的規模與強度都讓科學家瞠目結舌,尤其是北極,今年北極野火空前劇烈,科學家已監測到史上最大碳排放紀錄,推測主要起火原因是北極圈的殭屍野火,且預期將成為惡性循環,未來北極野火會一年比一年嚴重。 繼續閱讀..

寶晶能源跨足大型地面太陽能,華南主辦超額認購完成 35 億聯貸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7 日 14:30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寶佳集團旗下寶晶能源跨足地面型太陽能,正積極籌措銀彈,4 日與華南銀行完成 35 億聯貸案, 並成功整合 86 公頃的土地,將在屏東規劃裝置總容量達 86MW 太陽能廠及一座專屬升壓站,更規劃在未來 3 年內投入 150 億元,於屏東建立約 500MW 太陽能電廠。

暗能量隱藏在宇宙的新位置──空洞之中的奇特物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7 日 13:5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宇宙正在加速膨脹 20 年有餘,但物理學機制仍是個謎。現在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主校團隊提出一個新理論,認為導致宇宙加速增長的暗能量,可能就藏在散布整個星系空隙中的大量緻密物體。 繼續閱讀..

研究:瀝青也是 PM2.5 的主要貢獻者 |
作者 Nana Ho|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4 日 18:5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瀝青是一種幾乎無處不在的物質,在道路、屋頂和車道中都可以發現,但是很少人會注意到這些細節,就連城市空氣質量管理計畫也很少將化學排放納入其中。但最新研究發現,其實瀝青(pollutants )是城市地區空氣污染物的重要來源,特別是在炎熱和晴天的日子裡。 繼續閱讀..

巨石陣的神奇聲學特性:能放大聲音、但又將聲音侷限在陣內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4 日 16:34 | 分類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世界神廟遺址「巨石陣」是英國最著名的史前建築,建造年代、各種用途猜測引人入勝,而最近有工程師花 9 個月時間造出巨石陣的 1:12 模型以考據聲音動力學,驚訝發現巨石陣內發出的聲響會放大,但又被困在石陣內,位於巨石陣外的人聽不太到聲音傳出。 繼續閱讀..
COVID-19 疫情影響全球天氣預報,福衛七號適時扮演重要角色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4 日 13:00 | 分類 尖端科技 , 環境科學 |
在今年 8 月 12~13 日美國所舉辦的 Spire Weather-A Global Constellation Solution 研討會中,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資深科學家 Sean Healy 說明,2020 年初所有觀測資料(包括傳統法、氣象衛星、無線電掩星資料等)(註 1)對 ECMWF 數值模式 24 小時預報誤差的貢獻中,無線電掩星資料僅占所有觀測資料的 4%;但自 2020 年 3 月正式加入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的觀測資料後,經研究分析,已能顯著改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誤差,無線電掩星資料對於 24 小時預報誤差的貢獻由 4% 大幅提升至 10~11%。 繼續閱讀..

太陽系的一年有多長?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4 日 11:1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繞著太陽公轉的地球走完一圈軌道約花 365 天,也就是地球一年有 365 天;那麼繞著銀河系公轉的太陽系,「一年」有多長呢?答案是 2.2 億到 2.3 億年。 繼續閱讀..

宇宙中另一種外星生命形式:活在恆星內部的核能生物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3 日 20:0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當我們在尋找外星生命時,傾向於依賴我們已知的元素,比如液態水。然而好比地球最極端的環境中也有嗜極生物存在,一篇最新研究指出,能在恆星內部形成、演化甚至繁衍的極端外星生物理論上可以存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