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電子電路領域想要有所突破、提升數據處理與傳輸速度,科學家前進的方向之一是光子領域。由台大物理系教授朱士維領導的國際團隊最近發現了奈米矽超大光學非線性,雖然目前仍只是早期概念階段,但未來或能應用在全光學開關與超解析顯微技術領域上,電腦電路不再由電子控制開關,而是由光子控制。 繼續閱讀..
Category Archives: 奈米
努力了半世紀,科學家終於讓矽發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12 日 10:51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材料 |
隨著資料中心負擔越來越重,工程師最苦惱的問題之一、就是電子電路在資料傳輸過程所產生的熱量。為解決這問題,工程師想改利用光子來傳輸數據,並將目光瞄準半導體材料霸主矽——然而矽應用在發光二極體表現極差,半世紀以來科學家都沒能讓矽有效發光。現在,歐洲科學家宣告終於突破這一障礙,成功製造能發光的矽合金奈米線;藉助團隊技術,研究人員表示今年就能製造出矽基雷射器。 繼續閱讀..
科學家打造出能產生「THz 兆赫波」並兼具高頻、高功率的奈米級元件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26 日 14:35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兆赫波(Terahertz,THz)介於電磁頻譜中微波與紅外輻射之間,並以每秒 1,000 億至 30 兆次週期的頻率振盪。兆赫波因其獨特特性而備受重視:它們可以穿透紙張、衣服、木頭和牆壁,並能檢測空氣污染。兆赫波輻射源可以徹底改變安全與醫療造影系統。此外,它們具備承載大量資料的能力,可能成為發展超高速無線通訊技術的關鍵。兆赫波是一種非游離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NIR),這意味著它們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該技術已在某些機場中用於掃描旅客並檢測危險物體和有害物質。 繼續閱讀..
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新里程碑,轉換效率達 16.5%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9 日 17:22 | 分類 太陽能 , 奈米 , 能源科技 |
太陽能技術日新月異,除了砷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二代太陽能,現在還導入有機聚合物、奈米與量子技術的新世代太陽能。而澳洲科學家就以新型奈米技術,研製出靈活可撓、能裝在穿戴式設備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其轉換效率更創新高達到 16.5%。
純鋰陽極結構新設計,可開發安全不膨脹的固態電池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4 日 15:59 | 分類 奈米 , 材料 , 電池 |
打造純鋰金屬陽極固態電池是科學家的夢想,它抹去鋰離子電池的爆炸風險、能量密度還大幅提高,然而最大障礙時固態電池在使用過程中會膨脹破裂。最近,麻省理工學院團隊新設計一種鋰金屬陽極結構,讓固態電池在整個充放電週期中保持化學穩定性。 繼續閱讀..
相悖特性合而為一,德科學家開發能同時隔熱與導熱的新材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25 日 17:23 | 分類 奈米 , 材料 , 材料、設備 |
我們通常利用極輕多孔材料充當絕緣體、利用金屬充當散熱材料,但是否有材料可以兼具兩種完全相悖的特性?德國科學家現在開發出一種新透明材料層,既能散熱也能聚熱,堪稱一層多用。 繼續閱讀..
新方法捨棄大型設備,利用奈米碳管薄膜製造航空用堅固複合材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14 日 18:21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材料 |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找到一種更簡單的方法,無需龐大設備也能製造航空用複合材料,相同技術亦能生產風力發動機葉片。 繼續閱讀..
科學家製造出微型粒子加速器原型,比頭髮寬度還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03 日 16:11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材料、設備 |
大家最熟悉的粒子加速器設備不外乎大型強子對撞機,能加速粒子並使其獲得極高能量,然而這部儀器圓周長達 27 公里、占地面積極廣。現在,史丹佛大學團隊製造出一種比頭髮寬度還要小的「微型」粒子加速器,未來有望將電子加速到光速 94%,產生約 1MeV 能量,並應用在癌症放射療法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