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Globecom 2022 強調 6G 技術的重要性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12 日 10:34 | 分類 網路 , 網通設備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IEEE Globecom 2022 強調 6G 技術的重要性


IEEE Globecom 2022 於 4~8 日巴西里約(Rio)展開,此次探討主題之一為 6G 技術,包括 6G 的人工智慧應用、新型訊號處理技術、智慧天線方案、太赫茲頻段之 6G 通訊、6G 高級全雙工(Advanced Full Duplex)策略、超表面(Meta-surfaces)實現、新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指標、適用於 6G 的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方案、6G 頻段的動態頻譜(Dynamic spectrum)接入/共享、新網路架構、自組織(Self-organizing)支援 6G 物聯網、干擾管理、安全概念、6G 測試平台、應用與 6G 頻段之頻譜監管等議題。

大廠持續將願景轉化為實際解決方案,加速6G創新技術研發

目前全球積極投入5G網路,5G設備已廣泛部署,對更高數據速率需求持續提升,儘管有些地區仍在使用4G網路情況下,拋出6G技術似乎有點早,但技術總是向前發展,標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通往6G的道路上。根據過往經驗,新的行動網路標準約每隔10年會成為關注焦點,預計6G服務推出將落在2030年左右(亞洲等地區率先推出時間將提早)。

新一代蜂巢式網路(Cellular network)6G,不僅提供大量數據速率(+1Tbps)和極低延遲(0.1ms),亦將啟用連接用戶和事物之「超連接」用例,人工智慧(AI)在6G發揮重要作用,由於過程需要更多的運算和通訊資源消耗,必須最佳化。

由於5G、6G使用電波頻率高,有大容量通訊傳輸特色,但容易受到障礙物影響,尤其在商場和工廠中通訊速度往往會下降,為了改善此項弱點,開始有廠商透過從單個基地台經由電纜分佈大量天線來減少盲點機制。

以日本NTT為例,使用人工智慧(AI)從每個天線接收到的無線電波強度準確地估計終端之當前位置和目的地,在無線電波被障礙物阻擋之前,立即提前切換到另一個天線,避免通訊速度下降或塞車,在最新一次的演示實驗中,已證實即使以接近自行車速度移動設備,通訊速度下降也減少到接收功率的六分之一。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是6G擴展核心技術

目前多數大廠規劃於2024年啟動6G研究試驗,預計2030年後實現商業化,由於6G通訊對場景條件之敏感性帶來新的挑戰,需要高度適應性極快的技術,以保證更小延遲性;此外,頻譜和資源管理對6G而言至關重要,以解決因關鍵車輛通訊之超低延遲要求、基於位置服務對高定位精度需求及密集的異構架構等多樣化應用,網路複雜性將大幅提高。

未來世界將更智慧化、數位化、互聯化,連網需求呈指數級成長,例如娛樂服務、機器人、自駕車、遠距醫療等服務將高度依賴即時性,強調無縫隙網路連接,以穩定的大容量通訊環境為基礎;另一方面,需建立在可信任的網路架構、密碼學、無線技術、人工智慧、隱私保護等技術中,並以核心關鍵技術(包括量子網路、區塊鏈、機器學習等)來最大程度地減少6G網路的流量擁塞,進一步擴展創新,甚至進入目前尚未涉足或考慮過的領域。

近期歐洲多個國家已成立6G研究中心,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和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成立6G Futures研究、教育和創新中心,由教育部和英國政府資助,行動和無線通訊方面進行廣泛研究,並專注於網路智慧和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在通訊網路中的使用,及通訊和運算從軟體到網路協議和硬體整合。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